第二百四十八章 榨干朝鲜-《大明:朱元璋求我教他做皇帝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兴中卫。

    这个卫比较特殊。

    是汉民同女真混编的一个卫,也是辽东七卫中,全骑兵卫所。

    阵容相对豪华的很。

    而兴中卫的统帅,那个当初在辽东女真叛乱时,给辽东官兵送情报的小子,听说他叫爱新觉罗氏孟特穆。

    但其人自南迁建州卫后,深受汉文化熏陶,知晓大明的强大,在面临造反的时候,爱新觉罗氏孟特穆。

    为避免子嗣被屠,族人无命,改换氏族,另称海拉氏孟特穆。

    到大明迁都,辽东实现人丁造册时,孟特穆又改以汉名,直接叫孟特穆,以孟为姓氏.

    这也是仅存于辽东的海西女真,建州女真十余万人口中,所剩无几的四千余人的女真部落。

    当年朱元璋内迁女真的时候,他们也不知躲在了什么地方。

    等到风波过去之后,又出来上表朱元璋,希望能获得个立锥之地,以延绵宗族传承。

    对于这件事情,当时的朱元璋同意了,将辽东仅剩的女真人迁移至兴中卫屯田劳役,充作卫所兵。

    并从辽东各地迁移了四千余劳壮力,同当地女真族通婚,同化。

    这在朱元璋看来,是非常好的办法。

    毕竟当初方世玉内迁这些女真的办法,执行以后,闹了不少蛾子,女真内迁,杀人作恶的事情不断,虽然朝廷严刑峻法,但死者是真真切切的死了。

    后来方世玉知道朱元璋的心思,对着一部女真,也是采取通婚,同化为主,并且将孟特穆的生平事迹扒了出来。

    从爱新觉罗氏,变成了海拉氏,又变成了现如今的孟特他们为了活下去,已经放弃了一切。

    当初给朱元璋上表说的什么保护宗族传承。

    大明朝廷会允许他们保存自己的宗族传承嘛?

    在兴中卫,自洪武二十七年定居开始的四千女真族人,至今为止的四千七百女真族人,他们虽然还没有完全被汉文化同化。

    但汉名,汉字,已经将他们的文化,宗族摧残的无可言表。

    这里,没有辫子头,也不允许他们的辫子头出现,深刻宣扬,身体发肤,受之父母的到底。

    乃至于他们的传统服饰,在方世玉登基后,都进行了焚毁,不允许在穿戴,不允许私藏。

    现在看方世玉这么仁慈,如果方世玉知道,这个爱新觉罗孟特穆是努尔哈赤的老祖宗,只怕早就让人剿灭这支女真分支了。

    当然,老天给大明开了个玩笑的同时,也在大明即将没落的边缘,给大明好好上了一课,敲响了警钟,使得大明不在是暮气沉沉,重新焕发生机。

    那个叫孟哈赤的人,给大明敲响了第一声警钟,他的造反,提醒了大明改革,而藩王联军亦是给大明敲响了第二道警钟,告诉大明强大不是永恒的,一直发展,一直强大才是唯一的。

    或许,没有孟哈赤,大明也意识不到,这个世界充满了变化,一百年前的强大,并不能放在一百年后来说。

    今天的孟特穆坐在府宅里,穿着常服,悠哉悠哉的晃动着摇椅,看着大明时下最火热的话本小说,太祖之崛起逆袭之路,问太祖乞丐到皇帝之路,乞讨不能生唯造反尔。

    这三本书,从头到尾,讲述着大明太祖皇帝,是如何从个放牛娃,变成了和尚,又变成了行僧乞丐,二十六岁加入郭子兴的红巾军,短短十五年,开创了大明王朝。

    这段发家史,不单单是被周边藩国奉为珍宝,高呼不可能,便是在大明境内,似如朱元璋这版一路屌丝逆袭的成功,也是深受普罗大众喜爱。

    对于所有撰写朱元璋的话本,孟特穆最近钻研上了一个名为从穿越类的话本,讲一个平凡的人,穿越时空,在大明的建国史上,留下自己的名字。

    当然,这都得益于大明的文风开放,只要不是过分到不能忍,不抨击时政,朝廷都懒得搭理,删减都懒得删减。

    “奴才拜见千户大人!”一名穿着汉服,却说着一口蹩脚汉语的男子,在孟特穆的面前跪拜道。

    “嗯,什么事情说吧。”孟特穆翻阅着话本,他真的太喜欢看朱元璋发家史了,太有感染力了。

    弄得他都想试一试,当然,这个也只限于想,真正付诸行动,孟特穆是没这个胆子的。

    整个辽东有多少女真人?算上辽东大北方的野人女真也不过几万人吧。大明在辽东的驻军就高达十万官兵。

    “辽东总兵府的人来了,说是带来了盛总兵的军令,要大人去接令。”

    闻言,孟特穆猛地起身,丢了手中的话本,一脚揣在了奴才的肩膀上,呵斥道:“你个狗奴才,天朝的使者来了,说话还吞吞吐吐的,你想害死老子嘛。”

    上去又是一脚,孟特穆气得火冒三丈,碎了一口道:“等老子回来,再处置你!”

    说着,孟特穆赶忙收拾官袍,待上官帽,向着前院走去。

    他虽然被授予千户武职,但终究被大明记为外族人,在前院见到来传令的小旗兵,孟特穆连忙跪拜道:“奴才兴中卫千户孟特穆,接总兵府军令!”

    小旗冷眼旁观,一脸厌恶道:“谁是奴才?”

    “我是奴才,我是奴才~”孟特穆连忙开口说道。

    小旗冷哼一声道:“奴性未化的东西,辽东总兵府有令,着兴中卫调五千骑兵,全副武装,随总兵盛庸南下鸭绿江!”

    说着,小旗一脸厌恶的将令牌丢给了孟特穆道:“接了军令,就赶紧动作,延误军机,抄家杀头你是知道的。总兵大人已经自建州卫出发了,你现在追,还能赶得上!”

    说罢,小旗一脸嫌弃的目光,离开了府宅。

    孟特穆跪在地上,对着离开的小旗兵,连连磕头道:“圣使慢走,圣使慢走!”

    直至传令的小旗兵已经远去,孟特穆这才起身,然而他的脸上没有半点的讨厌自己,反而有点沾沾自喜。

    在他的理念中,自己能做奴才,也是荣耀,看看他府中的这些下人,做奴才的机会都没有。

    也不知孟特穆的脑子是怎么生长的。

    当他回身,准备传令召集军队,赶赴前线参战时,那个先前的老奴才又跑到了孟特穆的身旁,跪拜道:“主子,您要出征了?”

    “奴性未化!”不知为何,孟特穆看着跪在自己面前的老奴才,心中冷哼一声,冷不丁的冒出了一句先前小旗兵的话来

    “传令全军,积极准备,未时三刻出发,尽快赶往鸭绿江!

    孟特穆怡然自得的说着,转身离开了院子,他要回去穿上自己的披挂,准备上阵,为国立功!!!!

    “主子,咱们这一走,族中所有能上马弯弓的人都跟着去了,一旦有人来攻,我们要如何抵御啊。”

    老奴才跟在孟特穆的身边,一脸纠结道。

    孟特穆冷哼一声,气息沉稳道:“谁来攻?鞑靼?瓦刺?还是那些草原部落?他们就是一群待宰羔羊,虽然不知道天雷王为什么现在不对草原动手。”

    “但草原依附在大明的粮草贸易上乞活,他们敢进攻我们?再说了,我们这里只是第二道防线,前边还有四卫兵马阻拦。”

    “他们没等到咱家,就被打回去了。”

    孟特穆对大明边防军的实力,还是非常相信的,他也相信,大明想对付草原,轻而易举。

    至于为什么大明一直没有动手,却也没有人知道了。

    不过,辽东除了兴中卫的女真部落外,还有纳哈出所部,驻扎在咸兴卫。

    隶属大明朝廷管辖的羁縻卫所。

    归辽东总兵府统筹。

    纳哈出是当年冯胜征辽东时,收复辽东地区,将纳哈出一路赶到了咸兴卫,遂投降明军,后又被朱元璋调去云南打仗,纳哈出病亡,其子察罕袭封沈阳候。

    在朱标还是太子的时候,他就一直是朱标的武将班底之一,对朱标也是极其忠诚,但朱标病了,察罕被淮西勋贵排挤,朱元璋便让他带着残存部族,在咸兴卫猥琐发育。

    黄金家族,成吉思汗的后世子孙,察罕还是有奋斗之心的。

    看着手中的文书,察罕道:“我们建功立业,重回帝都中枢的机会来了

    “侯爷,什么机会?”

    “天雷王要我部全力协助中央军,护卫中央军侧翼,帮助中央军彻底荡平整个朝鲜国内的叛军。”

    “并且天雷王还说,事成之后,调我入京。”

    察罕脸上挂着笑容。

    原本当初的许多淮西勋贵,在听到太子朱标病倒的消息的时候,都感受到自己要大祸临头了。

    如果不是方世玉回来,察罕也会被朱元璋以蓝玉谋反案,连坐杀了。

    这些昔日的朱标班底,虽然说许多人方世玉都没能接收过来,但却也没有发生过大的武将断层案件,真正有能力,有影响的武将勋贵,还是被方世玉尽可能拉扯在身边。

    这一次出征朝鲜,方世玉才知道察罕这号人,查阅籍贯,对察罕以往所做的事情也有了一定了解。

    方世玉甚至感觉,大明想要迅速统一草原,怕是还要用用察罕这个铁木真子孙的身份。

    更何况,大明的军队中,并不是没有蒙古籍贯的人入伍,甚至这些蒙古人,在军中还是尖子兵,能力相对超群,马术是大明人拍马也追不上的。

    至于眼下,还是应该给察罕一个能回京的理由。

    “侯爷,您要是回京了,族人们怎么办啊

    察罕微微点头,沉吟片刻道:“族人们先在这里留守,朝廷会任命新的千户领兵,不用挂牵,若是有人敢欺负我们族人,在京中,本候也饶不了他!”

    察罕目光坚毅,语气笃定,他已经做好了返回帝都,重回朝廷中枢的准备。

    建州卫总兵府,李景隆郁郁寡欢,这么好的建功立业的机会,他竟然要留在后方,调度军需供给。

    虽然看似一个重要的职位,但对于以武封爵的大明而言,这点功劳,真的不够看。

    更何况,朝鲜有多么弱,李景隆常驻辽东,怎么可能会不知道。

    望着苍穹烈日,徒呼奈何。

    这个时候,盛庸已经同徐钦,常继祖的中央军会合,辽东出动的将领并不多,毕竟全军加在一起,也不过五万出头的人数。

    常继祖道:“这次的作战目的非常简单,朝鲜的地形,武英殿也多有备份研究,山地颇多,并不利于骑兵展开冲锋作战。”

    “而朝鲜世代蒙受天朝教化,汉中,和宁,江陵,三座大城排在一条线上,将朝鲜的南北分开。”

    “想要消灭李芳干所部,我军就要发动强攻,现在是李芳干占据汉城,江陵,李芳远占据和宁,以南地区,所以这次中央军并没有骑兵赶来,绕后迂回,奔袭,就要靠辽东的女真骑兵和蒙古骑兵了。”

    常继祖作为三军主帅,当仁不让的率先开口说话。

    这套说辞和行军布阵的方针,自然不是常继祖和徐钦两个人想出来的。是整个七军都督府,无数勋贵彻夜不眠,盯着朝鲜地形,以我军长处,敌军软肋。

    做出了无数中遐想攻势,给出的最完美的答案。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