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百一十章 忠诚与公正-《北宋大法官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百姓们当即都傻眼了。

    都打成这样,还不能立刻判决?

    你会不会审案啊!

    他们可不懂什么全新论证,就单纯的认为张斐说得很有道理,完全没有必要择日再判,会不会其中有猫腻?

    赵抃也不会理会他们的抱怨,让人收拾好的文案,准备走人了。

    “走了!”

    富弼双手撑着膝盖,缓缓站起身来,但脸上犹如挂着一副痛苦面具,身旁的老仆,本想过来搀扶,却被他用余光制止。

    老仆愣了下,这是什么情况?

    殊不知在韩琦面前,富弼还是有些要强的,政治上虽然输给你了,但身体上还是赢你一回。

    韩琦似乎在想别得事情,并没有注意到富弼这小心思,赶忙叫住富弼,“彦国,对方都已经认罪,为何阅道不立刻判决?”

    富弼稍稍活动了下筋骨,道:“阅道方才都已经说得那么清楚,你没有听明白么?”

    韩琦道:“那不是借口吗?”

    “当然不是。”

    富弼瞧了眼赵抃,“我想阅道是想将张三的这个论证变成一个成文判例,如此一来,不管最终如何处置刘仁赞等人,至少这次庭审还是收获颇丰,也能给予皇城司一些限制。”

    韩琦点点头:“原来如此。这需要经过你们立法会商讨吗?”

    富弼想了想,道:“除非是要写成成文条例,亦或者有人对此感到不满,否则的话,是不需要经过立法会讨论的。”

    张斐对于没有立刻判决,也不感到意外,收拾好文案,正准备离开时,李国忠突然走了过来,拱手言道:“真是不知道有生之年,能否赢张检控一次。”

    张斐笑道:“你们这般不思长进,估计有生之年都不可能赢我。”

    李国忠略感诧异道:“不思长进?此话从何说起?”

    我们一直都在向你虚心学习啊!

    张斐道:“在那场听证会上面,我就已经暗示过你们,如今打官司可不能光顾练这嘴上功夫,关键还是要强调专业,很多问题上,必须请一些专业人士,而不能光凭自己的想象和推测,这是不足以服众的。

    如果今天是他们将吴指挥使请来,可能就是另外一个结果。但令人失望的是,你们对于皇城司运作,似乎都毫不知情,焉能不败啊!”

    李国忠暗自皱眉,又道:“但我们只是一个小小珥笔,哪里请得动吴指挥使,这一点我们无法检察院相提并论。”

    张斐笑道:“但是你们的客户身份可不一般,只要你们开口,估计连马帅都请得来,这不是理由。”

    李国忠尴尬一笑,拱手道:“多谢张检控指教。”

    “但愿你们能够学以致用”

    张斐呵呵一笑,拱手道:“告辞。”

    “对方都已经承认屈打成招,滥用刑罚,为何大庭长不立刻判决?”

    程颐十分困惑地小声问道。

    赵抃笑问道:“你认为张检控对于谤议朝政的论证,是否合理?”

    程颐点头道:“下官以为非常合理,根据下官所知的有关案例,全都不是以个人利益得失去抱怨的,因为这种抱怨是无法蛊惑人心的,这的确是一个精妙、严谨的论证。”

    赵抃点点头道:“正是如此,我们才不能立刻判决。”

    程颐困惑道:“下官愚钝,不明大庭长此话何意?”

    赵抃是耐心地解释道:“皇城司虽然已经承认屈打成招、滥用刑罚,但还坚持谤议朝政的罪名,故此张检控的这个论证变得至关重要。

    而我们皇庭就必须给出严谨、且明确的解释,让皇城司无话可说,也让这个判例,能够适用于所有类似的案件。

    因此我们必须仔细考虑,怎么用成文的判决书去区分抱怨和谤议。”

    程颐这才明白过来,点点头道:“原来如此,下官明白了。”

    说罢,他又满是尴尬道:“这公检法还真是大有学问啊!”

    赵抃道:“你勿要沮丧,此路没有捷径,需要丰富的经验。”

    程颐道:“但张检控还不到而立之年。”

    赵抃想了想,“关于张检控,只能用天才来形容。”

    此案审理到这一步,检察院和珥笔的工作都已经完成,但是皇庭的工作才刚刚开始。

    第二日,赵抃召集所有人,甚至还从翰林院请来一些律法造诣比较高的大学士来帮忙,其中包括富弼在内,是日以继夜的查阅有关谤议朝政的案例,研究如何写这判决书。

    若要将此案包装一个判例,就必须斟字酌句,关键这谤议朝政的罪名,本就是一个口袋罪,而且还涉及到皇权,那么该怎么去划线,这线划在哪里合适,其实是很考验功底的,必须要精准。

    好在张斐已经给出一个非常明确的框架,所以经过大家的努力,五日后,皇庭终于下达对此案的判决书,之所以没有选择开庭判决,是因为赵抃认为口述判决,可能会造成歧义,直接给出成文的判决,是能够准确表达。

    结果当然是皇城司败诉,皇庭判定皇城司屈打成招、滥用刑罚,同时判定胡长百、邱河谤议朝政的罪名不成立,并且给出非常明确,且详细的解释。

    不过这条线划得非常保守,基本上就是划在普通百姓,保证普通百姓不会再轻易面临这条罪状。

    因为解释中有一句话,指明适用对象“应不具名望,不具影响力,且仅从自身利益得失出发”。

    这一句话,就将整个判例限制在非常普通的百姓的头上,如果对象是苏轼的话,这个判例就不适用了。

    其实大臣们当然不希望将这句话写上去,但是不管是赵抃,还是富弼,都认为要不这么写,皇帝那边就过不了关,而且也不可能广泛适用。

    同时,判皇城司分别赔偿胡长百、邱河各一百贯。

    这是检察院方面要求的。

    关于怎么处置刘仁赞,皇庭也给出准确的答案,就是依法交还给皇城司自行处置。

    司法就只能这么判,因为就是这么规定得,但是朝臣们自然不会就此罢休!

    明天可能要请一天假,跟家里人回老家一趟,办理一些户口方面的手续。


    第(3/3)页